2014年是全国残联系统“基础管理建设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加强残疾人事业的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残联组织的基本制度,加强残疾人事业的基础数据管理,规范残联组织的工作队伍基础管理工作,提升残联组织重大项目安排、资金审批使用、资产登记监管的基础管理水平,增强残联组织信息化服务与管理能力,为全面促进龙陵县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根据《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做好全省残联系统机构 人员及助残社会组织专项调查和推动建章立制工作开展的通知》云基础管理建设年、市残联《关于开展“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保残发〔2014〕16号)和《关于做好全市残联系统机构 人员及助残社会组织专项调查和推动建章立制工作开展的通知》(保残发〔2014〕3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立足“六个提高”抓好建章立制工作。
一是抓学习,提高发展意识。认真落实学习制度,抓好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将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和完善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特别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观,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工作水平。
二是抓作风建设,提高创新意识。针对残疾人工作自身的创新不足、调动社会资源为残疾人服务的方法不多、对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关注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积极引导自主创新,着力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科学性和能动性。为鼓励和锻炼大家多思考多动笔,县残联建立了信息通报制度,定期总结信息宣传情况,表彰报道工作突出岗位和个人。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残联系统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服务和创新能力。
三是抓制度的修改完善,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整体水平。县残联对过去出台的文件和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对其中已不符合群众路线要求的22项制度予以修改完善,新建立2项制度。真正达到用制度来凝聚力量,打破原有不合规的条条框框,精心制定了一套为残疾人服务的自我约束机制,奉行“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
四是抓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残疾人基础工作水平。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县残联专门就乡镇(社区)残联配齐配强了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在一定程度上为基层残联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加强了力量,并为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工作的基础水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完善县残联干部对口联系乡镇、村(社区)残联制度,并建立工作业绩考核评估制度。
五是抓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通过培训、教育和完善制度等方面以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真正做到“四个力”。即“和谐共事,增强凝聚力;提高素质,增强执行力;优化服务,增强亲和力;提升形象,扩大影响力”。
六是抓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科学发展决策能力。领导班子定期深入基层、深入残疾人群众、深入残疾人工作的实际,广泛开展调研,倾听百姓呼声,了解百姓疾苦,思考和解决残疾人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脚踏实地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工程。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以坚强的党性和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服务广大残疾人群众,推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