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上午,正值第9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之际,保山安利医院会议室内暖意融融,全市首期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培训在这里正式开班。这场由保山市残联主办、保山安利医院承办的培训,不仅让来自全市5个县(市、区)的25名脊髓损伤者迎来了专业康复的新机会,更标志着保山市在落实国家《“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推动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当地残疾人康复事业翻开了崭新一页。

此次培训从筹备阶段就紧扣“实用、精准”原则,对学员筛选设立了明确标准:所有参训者均持有有效残疾人证,脊髓损伤平面符合国际C5以下标准,且健康状况稳定、康复意愿强烈。“我们就是想让真正有需求、能坚持的伤友参与进来,确保培训效果能落到实处。”市残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培训的核心目标很明确——帮助脊髓损伤群体提升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承办方保山安利医院结合自身作为云南省脊髓损伤者服务基地、保山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运营医疗机构的专业优势,精心设计了一套“四维课程体系”,把“自助互助”的理念贯穿始终。在专业指导环节,医护人员会围绕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压疮等常见并发症预防、科学饮食营养搭配等知识开展理论教学,帮学员打下扎实的康复认知基础;技能实训则完全贴合日常生活场景,从床与轮椅之间的移位技巧,到复杂路况下的轮椅精准操控,再到穿衣、洗漱等基础生活技能,都有专业老师手把手教学,让学员在实操中逐步掌握独立生活的本领。

考虑到脊髓损伤者回归社会可能面临的障碍,培训还特别加入了社会支持内容:不仅有工作人员指导大家如何规划无障碍出行、如何参与残疾人社团活动,还会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学员疏导情绪、缓解压力。同时设置了“同伴互助”环节,邀请康复效果显著、早已实现自立自强的“资深伤友”来到现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分享康复路上的经验与心得,让参训伤友树立“他们能做到,我们肯定也能行!”的信心与决心。
为了让学员们能无负担地参与培训,市残联和保山安利医院还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保障措施。残联为每位学员提供2500元专项经费补助,这笔钱不仅能覆盖培训期间的场地使用、授课、教材资料、人身意外保险等费用,还能全额承担学员及1名陪护人员的食宿开销,此外每人还能领到200元交通伙食补贴,真正实现“全程零缴费”。保山安利医院则针对学员的健康需求,定制了低糖、低盐、高纤维的营养膳食,同时制定了涵盖突发健康状况、意外事故等场景的应急预案,安排专业医护人员全程值守,时刻关注学员的身心状态。
“以前总觉得受伤后就只能靠家人照顾,现在有了这样的培训,还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康复技能,感觉生活又有了盼头。”开班仪式上,一位学员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据了解,此次培训将持续至8月30日,培训结束后,市残联还会为学员衔接辅助器具适配、居家无障碍改造等后续服务,形成“培训—适配—居家支持”的闭环服务,确保康复效果能持续巩固。
“这只是一个开始。”市残联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首期培训为起点,不断完善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机制,逐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让更多残疾人群体能享受到专业、贴心的康复服务,切实提升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推动保山残疾人保障和发展事业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