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设置  行业资讯  残联工作  信息公开  残疾人文苑  专题报道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残联工作>>扶贫工作>>正文
折翅亦做凌云雁 ——记巾帼致富带头人李海艳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7日 09:03  浏览:  字体:   作者:傅华平  来源:保山日报  打印正文

她的企业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她的家庭先后被评为全省“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她被市残联授予“残疾人自强模范”、被市红十字会授予“优秀志愿者”……她是一朵历经风雨仍傲然挺立的铿锵玫瑰,她就是施甸县永艳山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艳。

断臂女变身“菌皇后”

2002年,施甸县姚关镇蒜园村19岁的李海艳与张继朝结为夫妻。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儿子7个月时,夫妻俩决定外出务工,希望通过务工走出幸福路。但是,命运却跟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2004年,务工不到半年,妻子李海艳就因机械事故失去了左臂。“断了手臂,就等于断了打工路,也断了全家的幸福路。”不幸的命运将年仅21岁的李海艳推向深渊。

展示社员手工制品)

“无法照顾儿子、无法缝缝补补、无法驾车出行……很多事都做不了,还要依赖别人。当时就觉得天塌下来了,不想活的念头无数次地闪过。”谈及往事,乐观坚强的李海艳依然欲言又止。

望着牙牙学语的儿子,听着旁人的闲言碎语,要强的李海艳心里憋着一股气,吃苦都不能受气,为了孩子也要站起来。

3个月后,夫妻俩买来一辆脚踏三轮车,开始在学校周边售卖小百货。此后3年间,从脚踏三轮车到电动三轮车再到百货小商铺,夫妻俩一步一个脚印携手走出了深渊。

经营小百货的间隙,夫妻俩还驾驶着电动三轮车走村串寨收猪、收猪毛、收野生菌。

当时,收购野生菌的人还少。李海艳敏锐地捕捉到野生菌的市场前景,一家人便把精力全部投入野生菌收购。

为了价格更优惠,品质更新鲜,夫妻俩常常半夜3点开着微型车去山乡收货,5点左右赶到山街子,靠着手电筒的微光交易,上午9点左右又回到姚关正常开店。

在野生菌收购中尝到甜头的李海艳夫妇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本钱。但是,这对靠着拼劲创业的夫妻还没有意识到,与机遇并存的风险正悄悄逼近他们。

因交易公正,待人客气,村民们都乐意把菌子交售给他们,缺乏风险意识的李海艳夫妇则来者不拒。2008年夏季,夫妻俩终因储存条件有限而赔上了创业以来所有的收益。“就是做了超越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李海艳这样总结当年的惨败。

不服输的李海艳并没有因此而放弃。2009年野生菌收购季,她跟信用社借了3000元,又跟亲戚借了点本钱,买了一个二手冷柜,赊了一个二手冷柜和几个烤箱,依旧干起了野生菌收购。汲取2008年惨败的经验,此时的李海艳更在乎的是稳扎稳打。

“最艰难的日子里,我们两口子在收菌的红伞下住了一年,在简易棚里住了两年,也少不了受到旁人的议论。”回忆过往吃过的亏受过的苦,开朗豁达的李海艳说,感谢这些经历让我成长,也让我明白了行稳致远的含义。

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越过一道道坎、闯过一道道关,再次让乡邻们另眼相看的李海艳已是远近闻名的“菌皇后”。

多年积累的市场经验,让李海艳成了姚关农特产品的销售行家。她的农特产品收购范围慢慢拓展到了摆榔、酒房、万兴、旧城、勐糯等市内乡镇,甚至临沧、永德等地;产品由单一的野生菌拓展到板栗、花椒、核桃等农特产品;与她有长期合作的收购商达到五六十人……

2018年,李海艳开设了海艳野生菌农家乐。而今,这个独具特色的餐馆成了夏季里食客们趋之若鹜的好去处,与临近的野鸭湖相得益彰,成为姚关镇旅游的亮点。

(农家乐)

2019年,李海艳成功注册“永艳”品牌,提升了姚关农特产品的形象,也打开了姚关农特产品电商销售新渠道,把姚关农特产品成功卖向北上广及昆明、广西、陕西、福建、上海、南京、重庆等大中城市。

2020年,历经10余年奋斗的李海艳注册成立了施甸县永艳山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走上产、供、销一体化农业产业发展之道;同年,李海艳注册成立了施甸县姚关镇海艳家庭农场,并于2021年被评为云南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不能让山货因没人收购而烂在山里,不能让村民们靠山吃不了山。帮助村民们把农特产品送出大山,他们可以谋生,我们也可以盈利。”抱着互惠共赢的心态,李海艳常常会预支本钱给收购商,决不让他们赊账给村民;还帮助他们建起烤箱并进行技术指导。“我不想他们重倒覆辙,错走我当年的老路。”

历经挫折成长起来的“菌皇后”明白,“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致富路上的“领头羊”

在姚关,李海艳不只是农特产品的销售行家,也是身残志坚的励志形象。

“李总是个女强人,充满了正能量,大家都很佩服她。”说这话的,是家住姚关镇朱市冲安置点的李继芳。在朱市冲安置点,和李继芳家一样的搬迁户有139户。同样位于朱市冲安置点的永艳山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搬迁户的就业转移提供了绝佳条件。

“对我这样需要照顾孩子的人来说,能在家门口打工确实很方便。有用工需求时,李总总是优先聘用我们建档立卡户。”在永艳山珍负责打包、装袋的刘亚琴说。

野生菌收购旺季或是公司有大单的时候,安置点里好多人都会到公司打零工。“太远的地方交通不方便,复杂的事情我们也做不来,但洗菌、切菌这些事我们很擅长。”62岁的赵翠菊笑着说。

多年来,永艳山珍带动当地628户农民增收致富,户均增收达8500元,扶持15户建档立卡户实现脱贫致富,有效带动周边乡镇农民增收。对于公司在就业增收方面创造的社会价值,李海艳表示:“公司也是靠大家的支持才发展起来的。”

(餐馆直播带货)

“一路走来,我得到了众多好心人的帮助。西安交大的帮扶,增长了我的见识,让我突破了创业瓶颈,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思路;闵行区的订单,让我们的产品在上海拥有了稳定的市场;各级妇联、残联及地方政府的鼓励支持,成为永艳山珍发展的强大支撑。我虽然不幸失去了左臂,但我也因此获得了很多发展机遇。我知道,这样的机遇不是人人都有,大家对我的帮助也不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要懂得珍惜机会,懂得回报社会。”

深知残疾人打工创业的艰辛与不易,李海艳总想为残疾人朋友们做点什么?她想用这种方式,把各方汇聚于她身上的爱传递下去。这个在脑海中无数次升腾起的念头在2021年被付诸于实践。

在姚关镇党委、政府,施甸县供销社、县残联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2021年2月7日,施甸县永艳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李海艳任理事长。成立初期,合作社共有社员56人,其中残疾人46人。

(李海艳与丈夫)

对合作社社员农产品应收尽收,用工招聘时优先录用合作社社员及社员子女,以低于正常代理20%的优惠价格供货给社员,通过直播平台,把社员的纯天然时鲜产品卖到千里之外的大市场,帮助社员拓宽农产品销售路子……在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李海艳不断贡献着巾帼力量。

运行一年来,合作社收购野生菌、核桃、板栗、辣椒、花椒等农产品1000多吨,远销昆明、福建、北京、上海等地,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合作社社员发展到86人,其中残疾人会员增至72人;安置残疾人就业7人,实现户均增收8500元;创造创业就业岗位25个,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年用工3000人次。

摆榔乡的张院香是合作社安置就业的残疾人之一,除了在店铺里销售合作社的产品外,李海艳还把永艳山珍与邮政合作的快递寄递业务嫁接到张院香的店铺里,每年能让张院香获取数千元收入。

“以前,我只用管好自己就好。现在,我要为身后的社员负责。为了他们,我也要更努力。”合作社成立后的李海艳比以往更忙了,除了常规的营销,她与技术人员还在摸索积累电商平台的销售经验。“等有了成功的经验就推荐给社员,让大家多一条创业渠道。”李海艳说。

压力的背后,是责任与担当。“我深知,残疾人的创业之路不好走,创业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难题,希望大家能够坚定信念,不轻言放弃,活出自己的精彩。我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关心关注残疾朋友。”作为领头雁的李海艳,希望更多残障人士能开创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折翅亦做凌云雁。18年以来,从自助到助人,李海艳在奋斗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主办:保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地址: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路北段永昌传媒中心西侧

运行管理:保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电话:0875-3136199  滇ICP备202300418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1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