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龙陵县象达乡李子勐在使用)
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助行与服务残疾人就业工作,给残疾人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使他们走出家门,更加广泛的参与社会生活,12月7日,龙陵县残联将4辆崭新的电动轮椅车送到4位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手中。
从事家电维修的象达汉子李子勐,从小就下肢瘫痪,无法正常行走。高中毕业后,自学家电维修。为了生活,1994年,他在龙陵开起了家电维修店。他想通过不懈地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用双手赢得尊重,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负担。20年来,他一直经营着自己的维修部。换了4个地方,收了10多个徒弟,年收入上万元。坐在电动轮椅上的他激动地说:“电动轮椅很贵,以前只是想想而已。可是,没想到龙陵县残联帮助我实现了心愿。有了电动轮椅,我就可以上门为人修理家用电器了。感谢政府的关爱、残联的关心,为残疾人解决了实际困难。”
在镇安镇蛮告村热水塘组杨奇良家中,县残联为他送去了一辆电动轮椅。今年50岁的杨奇良,上小学二年级时因痛风导致了瘫痪。13岁时,杨奇良到龙陵跟人学修表。学成以后,在镇安开起了修表店。结婚后,他生了一男一女。现在,儿子在读大学,女儿在上中专。为供儿女读书,两口子一个继续修表,一个卖水果,同时还给过路车辆加水。虽然收入不多,勉强维持生计,但老两口其乐融融。“有了轮椅,我就有了代步工具,不再为行走发愁;有了轮椅,我将告别过去的许多不便,迎接崭新的未来。”杨奇良激动地说。
当天,县残联共为龙山、镇安2个镇的4名自主创业残疾人送去了4辆电动轮椅,价值2万元。每到一位残疾人家中,县残联都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电动轮椅。同时,叮嘱他们要倍加珍惜难得的机遇,积极发挥受赠车辆给生活和就业带来的便利作用,安全行车、文明行车、遵规守法,在各自的生活和工作岗位上,自立自强、奋发有为,参与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社会。
轮椅,不仅是他们生存的依靠和工具,也是他们融入社会、实现价值、创造价值的“双腿”。我们衷心地希望,轮椅能够成为他们今后工作、生活腾飞的“翅膀”。(许庆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