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设置  行业资讯  残联工作  信息公开  残疾人文苑  专题报道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残联工作>>康复工作>>正文
在"希望之家"重生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2日 09:26  浏览:  字体:   作者:周向东  来源:保山日报  打印正文

●从躺着被抬进医院到站着走出医院,从被动的“要我康复”到主动的“我要康复”,从沮丧绝望到充满希望的直面现实挑战,这就是“希望之家”正在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在这场全力针对贫困脊髓损伤者的救治康复进程中,保山市残联携手安利医院等社会力量,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奋斗目标,切实为残疾人做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用希望点亮生命的火焰,用大爱重建精彩的人生。

“希望是一个好东西!”

“感谢党和政府!谢谢残联和安利医院的医生们……”2019年6月19日,在保山城南的安利医院康复科治疗室,看到女儿段家宝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己从床上坐起来,来自隆阳区西邑乡石龙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玉菊欣喜地对记者说。

今年19岁的段家宝在一个月前是被担架抬着从家里来到安利医院的。5月19日,在第29次“全国助残日”由保山市肢残协会举办的保山市“希望之家”脊髓损伤伤友“生命重建”康复训练启动仪式上,记者曾经见到过段家宝。当时,她面色苍白有气无力的躺在担架上,一同前来的母亲杨玉菊更是哀声叹气以泪洗面。作为此次我市20名脊髓损伤患者在安利医院进行为期两个月免费康复训练项目的受益人,段家宝如今的康复成效让所有人为之欣慰。安利医院康复医学科成人部部长杨淑告诉记者,从这一个月的训练情况来看,段家宝还是有希望重新站起来的。

2018年11月14日,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王建军(后排右六)在保山市副市长宋光兴陪同下,专程到设立在安利医院的保山“希望之家”看望正在康复治疗的伤友们。

而在这一个月间,曾经被很多医院拒之门外声称“不可能再站起来”的张永飞则打破了这个诅咒,在康复治疗师的精心指导和努力下,因从房顶摔下导致颈椎受伤并截瘫的张永飞实现了一个三级跳。按照安利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陈仕龙的介绍,张永飞从躺着到医院开始可以坐轮椅再到可以使用腋仗慢慢行走,接下来,张永飞的辅具将会涉及矫形鞋以及更多需求。

“这可能是一个奇迹!”在今年24岁的张永飞身上发生的一系列改变让陈仕龙倍感振奋。而当天乐呵呵的张永飞给记者的解释是“希望真是一个好东西!”

康复科护士长万云丽告诉记者,张永飞刚来医院时,脾气是最为火爆的一个患者。“主要是心情一直不好。”张永飞愧疚地说。据张永飞介绍,自打受伤的这一年多来,他和他的父母亲为他的病情去过省城多家医院,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不断的打击着他要活下去的信心。再加上因他的病情全家返贫,焦虑和怨恨,导致他常常情绪失控,火气冲天。

“还好,我遇到了‘希望之家’。”张永飞激动地说。在“希望之家”,他认识了来自全市各地的脊髓伤友,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交流康复自理的技能和轮椅生活的诀窍。在康复治疔师和心理辅导师的帮助下,他们在彼此身上看到了自信的笑容和多彩的生活。伤友们自强不息勇于挑战命运的精气神振动了他。“赵昌伟就是我身边的榜样!”张永飞说。

今年29岁的赵昌伟来自隆阳区板桥镇李家寺村,四年前因一场车祸成为了一名截瘫患者。从去年首次参加“希望之家”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救助项目后,赵昌伟在隆阳区“心灵导航”小组创建人杨罗建的鼓励下建起了保山市“希望之家”伤友微信群,每天通过发布各种正能量的信息团结鼓励大家,感恩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支持,希望伤友们身残志不残,早日走出心理阴影,从心理和生理上得以重建生命。

同时,这个身残志坚的年轻人在市区残联和家人的帮助下,主动放弃了政府给予他的低保金,排除万难成立了志伟养殖合作社,并通过不懈的奋斗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今年端阳花市前夕,他还参加了隆阳区残联举办的电商培训,开办了自己的淘宝店,花街期间,他还作为板桥镇名特产品的推荐人在快手等多个短视频中进行现场直播,推荐产品,并通过自身经历传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收到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今年赵昌伟再次参加了“希望之家”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救助项目。他说,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实施的健康扶贫惠民政策提振了我的信心和勇气,现在我要做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齐心协力奔小康!

“用生命影响生命”

据了解,2012年保山就成为全国首批建立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地州市。至今仍然是云南省唯一一家。之所以要建立“希望之家”,保山市残联花艳芳调研员的解释是:“我们就是要运用好这个康复创新的好模式,让更多伤友看到希望,尽早康复。”

脊髓损伤患者“希望之家”的前称是脊髓损伤患者“中途之家”。

这一群体是残疾人中最痛苦、最困难的群体之一。大部分伤者存在经济、出门、缺少家人照顾、治疗等困难。鉴此,对伤者提供康复教育、康复指导和服务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十分必要。

2009年由中国肢残人协会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支持下在上海、浙江、河南、广西等省市进行试点工作。

“中途之家”有专家和专业康复机构的指导;落实在社区,有伤者自己参与;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伤者、家属相结合开展康复教育和活动的一个新的康复模式。

2017年4月26日,中国肢残人协会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更名为中国肢残人协会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

这些年来,保山市肢残协会在市残联的引领下,坚持开展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康复工作,特别是在针对脊髓损伤者的心理重建上下了很多功夫。为了让伤友们从心理上战胜恐惧和绝望,他们采取座谈会、建立微信群、参加走出家门无障碍体验、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法让伤友们团结一心抱团取暖,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花艳芳每次看望伤友们时,都会告诉大家,康复的第一步是心理康复。要正视现实,树立信心,并且要能正确认识康复并在医师们的指导下科学的进行康复训练。她说,每年两个月的康复集训,只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是学习正确的康复理念和知识,坚持不懈,用生命影响生命,重建生命的希望。

2018年11月14日,来保山参加“孙楠·重塑未来”专项基金迎“楠”而上圆梦行公益活动的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王建军在保山市副市长宋光兴的陪同下,专程到设立在安利医院的保山“希望之家”看望正在康复治疗的伤友们,充分肯定了保山“希望之家”这些年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2019年,市残联组织实施了两个健康扶贫精准康复项目,一是开展“希望之家”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救助项目,二是7—17岁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目前这两个项目均已在实施阶段。在为期2个月的康复训练中,同等情况下,建档立卡残疾人优先。

通过这一系列健康扶贫项目的实施,切实帮助残疾人改善身体状况,为他们脱贫致富、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创造条件。

保山安利医院多年来始终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作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以及保山脊髓损伤患者的“希望之家”,他们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实实在在为残疾患者提供康复服务,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达到“康复一人、脱贫一家、影响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原载于2019年7月1日《保山日报》

主办:保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地址: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路北段永昌传媒中心西侧

运行管理:保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电话:0875-3136199  滇ICP备202300418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1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