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山市隆阳区瓦渡乡垭口村住着这样一户特殊的人家。张以林为肢体二级残疾人,家中共有四口人,家中的小孩均外出务工了,夫妻二人没有固定生活来源,依靠养殖业为生,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在一次意外中,张以林腰椎受伤,造成下肢失去知觉,瘫痪后只能依靠轮椅行走,日常出行这种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他却成了难题。隆阳区残联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多次深入张以林家中,根据其家庭实际情况,“量身定做”了一套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方案,为他安装了一组装有不锈钢护栏的可移动坡道,在卧室配备了一张装有防褥疮垫的护理床,解决了其出行不便的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现在张以林逢人就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隆阳区残联!通过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解决了我的出行难题。”


张为林户改造前后
在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街道沙滩社区,杜国安夫妻感动地说道“对坐轮椅的人来说,一级小小的台阶,就是一个大障碍,无障碍改造让老杜在家能够自由地活动了,党和政府为我们解决了实实在在的困难。”
在一次意外中,杜国安脊髓受损,导致瘫痪,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依靠轮椅行走。为长期在家照顾杜国安,妻子只得就近务工维持生计,杜国安的出行成了全家最大的难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隆阳区残联立刻为他家制定了可行的改造方案,让他过上了“行得通、出得去、能入厕”的有品质的生活。



杜安国户改造前后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我们残疾人自己的娘家人——隆阳区残联。为我的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这回我的居家生活方便多啦”这是家住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茨菇塘村委会的残疾人何汝艳发自肺腑地说。何汝艳是位肢体二级残疾人,今年43岁,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明显的四肢活动不协调,平时只能进行简单的劳作。家中还有两个小孩在上学,家庭主要收入依靠丈夫打零工和从事养殖业为主,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19年,隆阳区残联按照全省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工作要求,为其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在卫生间安装了沐浴椅、浴缸、沐浴扶手、防滑垫、对厨房进行了初步规划,安装了可移动整体橱柜。解决了她洗浴和入厕不便的问题,改善了全家的用餐卫生条件和便利度,让何汝艳一家可以轻松享受洁净便利的生活。


何汝艳户改造前后
这只是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改善农村困难残疾人生产生活的几个缩影……近年来,隆阳区残联大力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牢牢把握“消除和减少障碍”的项目初衷,实现“小改造,大提升”的目的,着眼于满足残疾人家庭生活的无障碍基本需求,解决他们在家庭中行动、入厕、洗澡、做饭和出行等“五难”问题。秉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需改造”的原则,根据各类别残疾人的残疾状况、日常需求与居住环境,切实改善困难残疾人的家庭无障碍环境,减轻家属照料负担。实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因人因地制宜,着眼于残疾人最基本、最迫切、最可行的改造内容,为其制定一整套可行的改造方案。在有效改善残疾朋友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帮助残疾朋友解决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照顾一个人,致贫一家人”的现象将得到极大改善,努力实现“帮助一个人,解放一个家”,不断提升残疾朋友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做到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真正体现“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职责,让残疾人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