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设置  行业资讯  残联工作  信息公开  残疾人文苑  专题报道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工作动态>>正文
每一个作品背后,都写满坚强和勇气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12日 16:37  浏览:  字体:   作者:周向东  来源:保山日报  打印正文

 

●一次文艺汇演,凝聚成一条爱的河流;乘着歌声的翅膀,他们放飞希望和梦想。在这个专为他们搭建的舞台上,他们用残缺创造完美,用真情呼唤大爱,用真心感恩人心。

 

 

2017年5月8日至10日,由保山市残疾人联合会、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局、市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的保山市第四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如约而至。  

从2005年保山首次举办残疾人艺术汇演至今的这12年间,这个每四年一届的艺术盛会总会在这个山花烂漫的五月让人们领略一次来自残疾人弟兄姐妹发自肺腑的赞美和歌唱。乘着歌声的翅膀,他们感恩时代颂赞美好。乘着歌声的翅膀,他们放飞希望追寻梦想。  

据了解,此次共有来自五县(市、区)近200名演职人员精心编排的22个节目参赛,是历届汇演中参赛人数和节目最多的一届。此次残疾人汇演自始自终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确保此次残疾人艺术汇演表演水平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各级残联部门在市残联的统一布置下,联合相关主办单位,精心策划,认真组织,通力合作,确保了本次艺术汇演高潮不断,气象万千。众多残疾人朋友克服自身困难,以饱满的激情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力向大家呈现了一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残疾人艺术精品,他们在舞台上用心用情的真挚表达感动全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本届文艺汇演筹备组组长、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杨洪钧说:“这是一次释放残疾人正能量的美好聚会。在毎一个作品背后,都写满坚强和勇气。这是全市15.7万残疾人弟兄姐妹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上的最美好祝福。”  

坚强的舞者

来自施甸县太平镇的重症肢残女孩杨元绯生平第一次站在了舞台上,而且是自已演自己。  

15年前,刚出生两个月的杨元绯就被检查出患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脊柱侧弯、双髋脱位、双足内翻、脑积水、肾结石多种疾病。更糟的是因为先心病麻醉有危险,一家人辗转保山、昆明多家医院都无法为小元绯治病。由于不能正常行走,小小年纪的杨元绯就只能依靠滑板代步上学。在经历了2014年的一场大型手术之后,现在还有18颗钢钉留在了她的体内,医生说,她要康复至少还要经历8至10次大手术。即使这样,杨元绯的学习在学校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的班主任董进良说:“她乖巧懂事、坚强乐观,面对困难总是灿烂的笑着。她虽然一身病痛、生活不能自理,但是一路走来,杨元绯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不缺课,对学习、对生活毫无怨言。”她从小喜欢音乐,渴望学习,更渴望站起来。她的作文中曾经写到:“我的梦想就是能像正常人一样站起来。”  

施甸县残联理事长段绍丽告诉记者,当她第一次听到杨元绯唱《感恩的心》时,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个坚强的女孩感动得热泪盈眶。为了圆杨元绯的这个梦,段绍丽决定在这次文艺汇演让杨元绯站在这个星光灿烂的舞台上。当杨元绯得知要把她的故事改编成舞蹈时,她主动要求参加。由于体质特殊,她在排练中臀部、膝盖都有淤血了,伹她从不吭声,忍着钻心的疼痛参加排练。担任此次《滑板上的女孩》的舞蹈编导杨春凤告诉记者,这次参加演出的这10个孩子个个都不简单。虽然这个节目只有短短的4分27秒,但这群身患智障、聋哑还有肢残的孩子,在排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韧和让人惊叹的创造力让她感慨。杨春凤庆幸这次和残联的合作机会,让她重新认识了残疾人身上那股子自强不息的精气神。什么叫坚强?这就是坚强!杨春凤说。  

在5月9日的首场演出中,杨元绯的母亲董国凤和父亲杨汉光也来到现场观看。当看到杨元绯出现在舞台上的那一霎那,董国凤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满含热泪的告诉记者,我们真的要感谢残联给我们一家人的关怀和帮助,让我女儿圆了她的舞台梦。  

而在此次文艺汇演中精选出来的五个舞蹈节目中,由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及肢体残疾人表演的群舞类节目占了多数。和杨元绯的经历相似,这些参与舞蹈表演的孩子都不简单。由隆阳区代表队带来的舞蹈诗《山遥谣》由17位平均年龄在12岁的聋哑孩子参于表演。由于孩子们听不见,只能通过手语老师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手势来指挥并完成音乐与动作的协调。隆阳区残联副理事长赵月玲告诉记者,最难的地方是如何让他们明白舞蹈表演的内容。不过,聪慧的孩子们没让人们失望。他们不仅训练刻苦认真,而且记忆力惊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努力,舞蹈诗《山遥谣》以其清新明快的舞蹈语汇和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鲜明主题嬴得了此次文艺汇演的一等奖。  

勇敢的歌者

看不到世间万象/我的心里满载着希望/听不到欢声笑语/我的心里依然豪情万丈/没有太多的故事在传唱/只有感恩永不相忘/人生难免有苦难/何必流泪诉悲伤/只要心中有阳光/人间处处是芬芳  

这是在此次文艺汇演歌唱类节目中获得二等奖的节目《人间处处是芬芳》的歌词内容。而这首歌则成为被誉为“轮椅上歌者”的杨永彬的最好写照。今年49岁的杨永彬不仅是全市残疾人文艺汇演的明星演员,他还把高亢嘹亮的嗓音唱到了全国。2012年,他代表云南残疾人选手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以一首《云南的月亮》震憾全场,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个从昌宁县鸡飞乡的大山崇岭中一路走来的歌者命运坎坷。但他从没在磨难面前认输。正如他在这首由其老友王洪昌专为其写下的歌词中唱道:人生难免有苦难/何必流泪诉悲伤/只要心中有阳光/人间处处是芬芳。  

而此次由他和其他三名残疾人兄弟共同合唱的《赶马歌》则一举拿下了歌唱类表演一等奖。这首歌的作曲李素梅告诉记者,功劳还在于杨永彬,他现在就是要把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歌声传承下去,让更多残疾人弟兄姐妹从人格上站起来!  

智慧的乐者

 

 

在此次文艺汇演中,来自施甸县仁和镇的樊俊能老人是全体表演者中最为年长也是把乐器玩得最漂亮的一位长者。  

今年72岁的樊俊能是一位民间艺术爱好者。他会吹奏多种乐器,笛子、口琴、箫、巴乌、唢呐等等。他在14岁时就参加修建水库,在艰苦的环境下偶然听到有民工吹笛子觉得很美妙,于是奔跑到30多公里外的县城花了6毛钱的“巨资”买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件乐器:竹笛。从此,他迷上了吹奏乐器。他自学成才,日复一日勤学苦练,终于有不小的进步。  

10年前,有一天他在吹奏箫的时候,嫌箫太长,偶然见到了一条废弃的呼啦圈,他想:呼啦圈是弯的,中空,应该也可以制作成乐器吧。他说干就干,于是拿着竹笛对音孔进行比对,又比对了直径等,拿着小册子一一记下数据,也不知道用了多久,终于摸索出了音准的规律,制作出了第一支由废弃的呼啦圈改造出来的箫。这一改造成功之后,老樊就上瘾了,他见到家里的废旧自行车,想:这自行车的龙头等钢管也是空的,应该也可以制作成乐器,于是找来了钢锯动手做起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受过重伤的腰椎和手臂常常疼得他不得不停下来,但是他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仔细记录每一次制作的数据,最终经历了3个月,一支用自行车龙头制作的乐器成功了!他兴奋得像个孩子,整天抱着它吹。之后又用自行车的大梁、三角叉制作出了乐器,音色纯正,圆润,别有一番风味!记者问他:“老樊叔,你怎么会想到制作这些呢?”他告诉记者:“艰苦的环境让我养成了善于探索和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我从艰苦中寻找到了不一样的快乐!”是的,能苦中作乐,是岁月的沉淀,更是境界的升华。  

此次由樊俊能和其他四位残疾人兄弟带来的器乐合奏《走夷方》获得了器乐类的二等奖。他们以如泣如诉的旋律讲述了昔日保山人远走他乡求发展的艰难历程。而最让人们惊叹的是,在表演过程中,他们五个人竟然用了10种不同乐器,这其中就有樊俊能用自行车的零件组装成的各种乐器来完成的。樊俊能告诉记者,和此次获得器乐类一等奖的《永昌道》他们的确还有差距,老人笑呵呵的说。  

(保山日报 周向东/文 编者配图[本文原载于5月13日保山日报周末版第三版,内容有删减])  

主办:保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地址: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路北段永昌传媒中心西侧

运行管理:保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电话:0875-3136199  滇ICP备202300418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1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