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由市残联主办、保山安利医院承办的保山市首期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培训班顺利结课。为期6天的培训聚焦“实用、精准”的核心,贯穿“自助互助”的理念,为来自全市5个县(市、区)的25名脊髓损伤学员搭建专业康复平台,不仅帮助学员掌握独立生活与康复技能,更重塑融入社会的信心,培训圆满达成预期目标,为我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精准施教,“四维课程”筑牢康复基础。本次培训充分依托云南省脊髓损伤者服务基地保山安利医院的专业优势,构建“四维课程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在理论教学环节,医护人员围绕脊髓损伤病理生理机制、压疮预防、科学饮食等核心内容系统授课,帮助学员厘清康复认知误区,掌握基础健康管理知识;技能实训阶段,授课老师以“手把手教学”模式,针对床椅移位、复杂路况轮椅操控、穿衣洗漱等高频生活场景开展实操指导,逐人纠正动作细节,助力学员突破身体局限,逐步掌握独立生活本领,切实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多元赋能,破解社会融入难题。针对脊髓损伤者回归社会后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出行障碍、社交困境等问题,培训特别设置心理辅导与社会支持环节,全方位助力学员实现“身心双康复”。在团体心理辅导中,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引导学员打破“患者”自我标签、开展情绪释放与压力疏导、教授身体觉察及呼吸训练等方式,帮助学员重建内心力量,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社会支持环节则聚焦实际需求,医务人员不仅细致指导学员规划无障碍出行方案、讲解各类无障碍设施使用方法,还组织学员前往市科技馆参观体验。学员在接触前沿科技、拓宽视野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可能,进一步增强了主动融入社会的信心与勇气。结训分享环节,学员们围坐交流,畅谈培训期间的成长蜕变与感悟,主动分享生活中的实用技巧,展现出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让“自助互助”的理念在互动中进一步深化,形成良性互助氛围。

服务延续,构建长效康复支持体系。培训虽已落幕,但市残联对脊髓损伤群体的帮扶并未终止。为巩固培训成效,市残联将持续为学员提供辅助器具适配、居家无障碍改造等后续服务,切实解决学员回归生活后的实际需求;培训基地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学员提供长期、个性化的康复指导与医疗支持,助力学员实现从医疗康复到社会融合的平稳过渡。

此次培训不仅帮助脊髓损伤学员突破生理局限、重建独立生活能力,更点燃了“以残助残”的互助火种。在今后的工作中,市残联将充分总结借鉴此次培训的成功经验,不断优化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覆盖范围,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持续为残疾群体搭建专业、贴心的康复与支持平台,助力更多残疾朋友走出困境、融入社会,共同拥抱美好生活。